1. 工艺流程
玻璃钢冷却塔手工(糊)成型的工艺流程如图11-20 所示。虽然工艺形式有多种,但生产过程基本相同,大致都可归结为定型、浸渍、固化三个方面。
(1 )定型
定型的关键是按设计制作的模具,将增强材料均匀地配置。把增强材料预先定型的过程称为预定型。预定型应做到与最终定型形状一致。
(2 )浸渍
浸渍是把增强材料周围的空气用树脂基体置换的过程,浸渍过程分脱泡和浸透两个步骤。基体黏度、基体和增强材料的组成比例、增强材料的形态是支配浸渍好与差、易与难的主要因素。
(3 )固化
固化是化学反应的过程,是分子结构由一维变为三维的过程。通常基体稳定在不妨碍际应用的状态,为使固化表现出来而采用反应引发剂进行化学激发,用促进剂或加热来促进反应。
2. 准备工作
(1 )模具处理
冷却塔质量的好与否,表面是否光洁美观,主要决定于模具,因此不仅仅是用清洁剂和清水冲洗(忌用有溶解作用的丙酮),而应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,去除模面上的一切尘埃、微粒、油迹等,使模面和冷却塔表面达到镜面效果。
(2 )制作工具
在制作之前,应把有关施工制作工具准备妥当。工具应设专人管理和清理,用后工具上的树脂、物件应及时清理干净,避免操作时工具上的灰尘、生产中的碎杂物粘在湿树脂上,影响冷却塔质量。
3. 铺层计算
玻璃钢冷却塔的大小不同。风筒上部设置风机、电机、支架、传动装置等的荷载不同,故塔体铺设的玻璃纤维布层数和厚度也不同,应通过计算确定。
4. 安全生产及防护
常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对人体无多大不良影响。而苯乙烯、强氧化剂(如过氧化环己酮、过氧化二异丙苯)等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。
高浓度的苯乙烯对人的表现有麻醉作用,对皮肤黏膜等的刺激作用。浓度达到3400mg/m3 时,立即会引起黏膜刺激症状,眼部刺痛、流泪、结膜充血、流涕、喷嚏、易疲劳、眩晕等。在一般条件下通常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急性中毒情况,但在无专用抽风机的情况下,调配聚酯树脂糊及搅拌时苯乙烯浓度可达1800mg/m3 ,平均为1016mg/m3 (停止搅拌30min 降到66mg/m3)。长期受苯乙烯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皮肤黏膜等方面的变化。
过氧化环己酮、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强氧化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,直接与皮肤接触会引起腐蚀,眼睛所受威胁**。但在使用已配制好的树脂糊时,上述两种氧化剂含量较少,无明显的损害作用;丙酮易燃、易挥发,沸点56.1 ℃,毒性较低,主要是麻醉作用和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。还有酚醛树脂、环氧树脂等对皮炎有一定影响。
为此,操作人员应穿戴保护眼睛、口罩、工作裤、风帽、胶皮手套等进行防护。对于会产生大量的带状、块状切屑及细小粉尘的车间及工场,必须通风除尘,一般采用高压离心通风机,进行上送下排式通风措施。总之要实行必要劳动防护和安全措施。